參觀完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後,感受深刻。戰地的保留讓我能真正體會到當時士兵們的處境,更加明白他們的不易,同時亦設有紀念碑,讓我們了解英雄的偉大事蹟,各種的真蹟令人嘆為觀止!

前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,更加了解1941年香港面臨的情況,也瞭解當時各方烈士為保衛香港付出的犧牲,令人難忘與感動

7/3中史堂跟隨老師前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考察,了解到香港保衛戰時期原來不單有英軍及民眾所組成的義勇軍,還有小數歐藉士兵。更有加拿大籍士兵為對抗日軍而死。

在是次參觀中,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地方是西溝堡,經過一條長而深的樓梯,裡面時常傳出英軍下令及槍炮聲,再通過小槍口看向外面,猶如置身於抗戰之中,對外敵發動攻擊,實在太令人震撼了!

香港故宮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,展示故宮博物院珍藏,融合傳統與現代表達。 建築設計現代,內部展覽豐富,涵蓋書畫、陶瓷、玉器等,展現中華文化精髓。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。

海防博物館當中的各種展物都像我們訴說了香港過往的歷史,是當中最令我難忘且心痛是充滿彈孔的殘磚碎瓦,正是有了無數先輩的犧牲,才有了如今的和平。

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,當中的展品記錄了它們在戰時的作用,最令我難忘的是,有很多烈士因戰死而犧牲,在此,很感激他們的付出成就了現時美好的香港

海防博物館,展覽展出珍貴文物、歷史照片和影片方面的歷史訪問,展示東江縱隊及港九獨立大隊,在深圳和香港兩地的抗戰活動,共同抵禦外侮之艱苦歷程。

葛量洪滅火輪是香港消防處的歷史性船隻,自1953年服役至2002年,見證了香港海上救援的重要歷程。 其獨特的設計和強大的滅火能力,曾多次在重大海難中發揮關鍵作用。

柴灣羅屋是香港一處珍貴的客家圍村遺址,建於18世紀,是柴灣地區僅存的傳統客家民宅。 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與佈局,展現了客家人的生活智慧與文化傳承